收藏!2025年江蘇省考行測20組易混淆成語辨析
言語理解與表達在行測考試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個模塊一定不能忽視。為了考好這個模塊,今天,永岸公考(www.ssrtes.com)給大家匯總了20個易錯成語,備考2025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的小伙伴們趕緊收藏學習!
1.愛不釋手 手不釋卷
【詞義】
愛不釋手:釋:放下。指喜愛得舍不得放手。
手不釋卷:釋:放下;卷:指書籍。指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辨析】
“愛不釋手”側重對物體的喜愛,針對的對象范圍更廣。而“手不釋卷”側重愛書愛到不放下書,僅是表示對“書”的喜愛。
【例句】
①這個青花瓷花瓶,是爺爺愛不釋手的寶貝。
②趙匡胤雖是一員武將,卻很喜愛讀書,常手不釋卷。
2. 安土重遷 越鳥南棲
【詞義】
安土重遷:土:鄉土;重:看得重,不輕易。指安于本鄉本土,不愿輕易遷移。
越鳥南棲:從南方飛來的鳥,筑巢時一定在南邊的樹枝上。比喻難忘故鄉情。
【辨析】
“安土重遷”側重于安于本鄉本土,不愿輕易離開自己的家鄉。而“越鳥南棲”則是表示已經離開家鄉或故土,但是心中不忘家鄉的情懷。
【例句】
①中國農民安土重遷,但凡有生路,誰愿背井離鄉。
②身處異鄉的客商們集資興建會館,以鄉誼抱團,互相幫襯彼此提攜,恰是體現了“越鳥南棲”。
3.安于一隅 安于現狀
【詞義】
安于一隅:隅:角落。安心在某一個角落。形容茍安一角,不求進取。
安于現狀:對目前的情況習慣了,不愿改變。
【辨析】
二者都含有“不求進取的意思”。但是“安于一隅”側重于習慣了在某一處地方,不愿挪動。“安于現狀”表示滿足于當下的現狀,不思進取,滿足的對象更廣。
【例句】
①若不是做船員,也許終我一生也不會踏出國土一步,因為我不是一個理想遠大的人,比起轟轟烈烈,我寧愿安于一隅。
②安于現狀是改革所面臨的最大思想障礙。
4.安之若素 隨遇而安
【詞義】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處之,像往常一樣。指遇到不順利的情況或反常現象,像平常一樣對待,能安然處之,毫不在意。
隨遇而安:隨:順從;遇:遭遇。指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
【辨析】
“安之若素”的“之”是有所指的,即不如意的境況等。“隨遇而安”表示能適應任何環境,不一定有所指。
【例句】
①面對困境大家都叫苦不迭,只有他一個人安之若素。
②他為我們詮釋了漂泊的意義,四海為家,隨遇而安。
5. 安步當車 安分守己
【詞義】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指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安分守己:分:本分。指規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辨析】
“安步當車”側重于輕松緩慢地行走,也可以表示“從容不迫”。“安分守己”側重于老實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例句】
①李老師上下班從不坐車,他風趣地說:“我這是安步當車,自享其樂。”
②爺爺一輩子規規矩矩地種田,是個安分守己的莊稼漢。
6.按圖索驥 順藤摸瓜
【詞義】
按圖索驥:索:找;驥:良馬。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
順藤摸瓜:摸:尋找。比喻按照某個線索查究事情。
【辨析】
二者都含有“按照一定的線索尋找東西”之意。“按圖索驥”的原義是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引申義是“按照線索去尋求事物”,這個“線索”是擬定的、計劃好的。而“順藤摸瓜”的“線索”是客觀自然出現的。
【例句】
①工具書中索引的作用,就在于能讓人按圖索驥,很快找到自己所要的資料。
②刑警們根據線索順藤摸瓜,找到了歹徒的老窩。
7. 謷牙詰屈 枯燥無味
【詞義】
謷牙詰屈:同“詰屈聱牙”。謷,通“聱”。詰屈:同“佶屈”,曲折,引申為不順暢;謷牙:讀起來拗口、別扭。形容文字晦澀艱深,難懂難讀。
枯燥無味:形容單調,沒有趣味。
【辨析】
“謷牙詰屈”側重于文字晦澀艱深,難懂難讀。“枯燥無味”側重單調,沒有趣味,不好玩。
【例句】
①我今贈君亦無物,但有謷牙詰屈村田詩。
②黑暗政府連篇累牘的謊言和生活的枯燥無味迷惑了人們。
8.按部就班 循序漸進
【詞義】
按部就班:部、班:門類,次序;就:歸于。按照一定的步驟、順序進行。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
循序漸進: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辨析】
二者都有按步驟、程序而進行的意思。“按部就班”強調條理性,多用于工作、計劃等方面。而“循序漸進”強調漸近性,多用于學習、訓練等方面。
【例句】
①老師交給小華的任務,她總能按部就班地完成。
②學習知識應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
9.八面玲瓏 面面俱到
【詞義】
八面玲瓏:玲瓏:精巧細致,指人靈活、敏捷。本指窗戶明亮軒敞。后用來形容人處世圓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面面俱到:各方面都能照顧到,沒有遺漏疏忽。也指雖然照顧到各方面,但一般化。
【辨析】
二者都含有各方面都應付周到的意思。“八面玲瓏”一般用于形容做人手腕圓滑。而“面面俱到”一般用于形容做事沒有遺漏。
【例句】
①李嫂這個人能說會道,八面玲瓏。
②他不但能力很強,做起事來更是面面俱到。
10.八面威風 威風凜凜
【詞義】
八面威風:威風:令人敬畏的氣勢。各個方面都很威風。形容神氣足,聲勢盛。
威風凜凜:威風:威嚴的氣概;凜凜:嚴肅,可敬畏的樣子。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
【辨析】
“八面威風”強調威風的范圍廣。“威風凜凜”側重令人敬畏的樣子。
【例句】
①巾幗英雄穆桂英橫刀立馬,八面威風。
②他身材魁梧,穿上軍裝后,更顯得威風凜凜了。
11.白駒過隙 光陰似箭
【詞義】
白駒過隙:白駒:白色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像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光陰似箭: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辨析】
二者都形容時間過得快。“白駒過隙”極言時間過得快,語義較重,多用于書面語。“光陰似箭”語義相對較輕,通用于口語和書面語。
【例句】
①人生短暫,恰如白駒過隙,倏忽即逝。
②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這座古老的城市已經舊貌換新顏。
12.白衣蒼狗 變化無常
【詞義】
白衣蒼狗:蒼:灰白色。浮云像白衣裳,頃刻又變得像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
變化無常:無常:沒有常態。指事物經常變化,沒有規律性。
【辨析】
二者都有變化快而多的意思。“白衣蒼狗”使用范圍窄,指人或世事等。“變化無常”適用范圍寬,可指人事、天氣、文藝手法、心理狀態等多方面。
【例句】
①世事滄桑多變,猶如白衣蒼狗,令人莫測。
②沙漠中的天氣真是變化無常,一會兒晴空萬里,一會兒飛沙彌漫,天昏地暗。
13.百步穿楊 百發百中
【詞義】
百步穿楊:在一百步遠以外射中楊柳的葉子。形容箭法或槍法十分高明。
百發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槍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辨析】
二者都可以用來形容射術高明,但著眼點不同。“百步穿楊”著眼于精準。而“百發百中”著眼于每發必中,從不失手。
【例句】
①別看林小妹妹個頭不大,她的槍法極準,能百步穿楊。
②連長在射擊比賽中百發百中,不愧是全軍有名的神槍手。
14.百煉成鋼 千錘百煉
【詞義】
百煉成鋼:比喻經過長期鍛煉,變得非常堅強。
千錘百煉:比喻經歷多次艱苦斗爭的鍛煉和考驗。也指對文章和作品進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辨析】
二者都可表示要長期錘煉的意思。“百煉成鋼”著眼于結果,強調長期鍛煉后才能成才。“千錘百煉”著眼于過程,強調長期鍛煉的強度。
【例句】
①特種兵戰士整日在槍林彈雨中摸爬滾打,已經百煉成鋼。
②這件藝術品是經過千錘百煉打造出來的精品。
15.百業凋敝 百廢待興
【詞義】
百業凋敝:各行各業都在衰敗、蕭條、不景氣。
百廢待興:許多被擱置的事情等著要興辦。
【辨析】
二者都有各行業蕭條之意。“百廢待興”側重于待興,“百業凋敝”無此意。
【例句】
①上海淪陷使百業凋敝,卻使許多投機取巧的把戲在這罪惡的沃土上開花。
②十年浩劫的中國,創巨痛深,百廢待興,舉步維艱。
16.包羅萬象 應有盡有
【詞義】
包羅萬象:包羅:網羅,包括;萬象:宇宙間一切景象,指形形色色的事物。形容內容豐富,無所不包。
應有盡有:該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齊全。
【辨析】
“包羅萬象”是無所不包,側重于內容的豐富繁雜;“應有盡有”是無所不有,側重于內容的齊全完備,而且常用在列舉事物之后,有總括作用。
【例句】
①這套百科全書的內容相當豐富,廣博宏大,包羅萬象。
②這家商場里的商品品種豐富,應有盡有。
17.寶刀不老 老當益壯
【詞義】
寶刀不老:指人雖然老了,但本領、技藝卻絲毫未減。
老當益壯:年紀雖老而斗志更堅,干勁更大。
【辨析】
二者都用于老年人,都含有年紀雖然老,但不服老的意思。“老當益壯”側重于體力精神更加健旺或干勁更足;“寶刀不老”側重于體力功夫或本領仍不減當年。
【例句】
①張老漢雖然年過六旬,但臨陣殺敵,仍然寶刀不老,一如當年。
②郭大夫雖然離休了,但他老當益壯,仍然工作在第一線上。
18.抱殘守缺 故步自封
【詞義】
抱殘守缺:抱著殘破陳舊的事物,不肯放棄。形容泥古守舊,不愿革新。也指保存雖有殘缺但仍有價值的古物。
故步自封:比喻保守,安于現狀,不求進步。
【辨析】
“抱殘守缺”側重于守舊方面,多指不愿放棄舊的,不愿接受新的;“故步自封”偏重于安于現狀,多指不思進取,不求進步。
【例句】
①不清除抱殘守缺的舊觀念,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②即使有成績,也不可驕傲自滿,故步自封。
19.悲痛欲絕 痛不欲生
【詞義】
悲痛欲絕:絕:氣絕,指斷氣。悲哀傷心得快要斷氣了。形容悲哀傷心到了極點。
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傷到極點。
【辨析】
二者都形容極其悲痛,前者多偏重悲傷;后者則側重于痛苦。“痛不欲生”常常含有不想活的輕生之意;“悲痛欲絕”則是用“欲絕”突出悲痛程度之深。
【例句】
①面對敵人屠殺劉胡蘭的暴行,鄉親們個個悲痛欲絕,人人義憤填膺。
②張大爺晚年喪子,痛不欲生。
20.背道而馳 南轅北轍
【詞義】
背道而馳:朝著相反的方向跑。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辨析】
“背道而馳”是就兩個事物而言,偏重于彼此距離越來越遠;“南轅北轍”是就同一事物而言,偏重于行動和目的恰恰相反。
【例句】
①我和哥哥的想法總是背道而馳。
②想成功卻又不努力,豈非南轅北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