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共產黨三大起義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范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公考通(www.ssrtes.com)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共產黨三大起義”。
一、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及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黨掌握或影響下的北伐軍二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高頻考點)。10月初,起義軍在南下廣東途中遭到失敗。保存下來的部隊,一部分轉移到廣東海陸豐地區同當地農民武裝匯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入湘南。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二、秋收起義
八七會議后,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到湖南改組省委并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起義于1928年9月9日發動。在進攻長沙受挫后,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當機立斷,改變原定部署,決定到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山區尋求立足地。隨后進行著名的三灣改編,將黨的支部建在連上,部隊內部實行民主管理。10月7日,毛澤東率部到達江西寧岡縣茅坪,開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井岡山——第一個革命根據地)
三、廣州起義
1927年12月11日,在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和葉挺、葉劍英等領導下發動了廣州起義。起義軍一度占領廣州絕大部分市區,成立了蘇維埃政府。在優勢敵人的進攻下,起義失敗,張太雷和許多同志壯烈犧牲。退出廣州的起義軍一部分轉移到海陸豐參加革命斗爭,一部分到廣西左、右江一帶同農民起義軍匯合。廣州起義是對國民黨屠殺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擊。
其他行動除了這幾次規模較大的起義外,黨還先后領導了海陸豐、瓊崖、鄂豫邊、贛西南、贛東北、湘南、湘鄂西、閩西、陜西等地區的武裝起義。到1928年初,黨先后發動近百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有一部分很快地失敗了。它們的失敗證明:在中國的情況下,企圖通過城市武裝暴動或攻占大城市來奪取革命勝利,是行不通的。而一些堅持下來的起義軍,大多活動在位于數省邊界、距離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城市較遠的偏僻農村地區,這就為后來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滅之后,雖然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局勢比較危急,但是也是在不斷的努力想要找到一條嶄新而有希望的道路,在這一年的這三次起義,被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大起義,這期間不只是有流血和犧牲,更多的是讓黨找到了屬于中國自己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