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常識判斷(27)
10月23日更新的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是常識判斷題,多做公務員考試模擬題練習不僅有利于掌握考點,而且能夠幫助保持題感,潛移默化中熟悉命題規律,提高公務員考試做題準確率。
1、詩歌的演變歷程是( )。
A、詩經—楚辭—唐詩—建安詩歌
B、詩經—楚辭—建安詩歌—唐詩
C、楚辭—詩經—唐詩—建安詩歌
D、詩經—唐詩—建安詩歌—楚辭
2、黨和政府堅持執政為民的理念,其馬克思主義哲學依據是( )。
A、人民群眾掌握著真理
B、人民群眾代表著先進生產力
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D、人民群眾是執政的對象
3、下列產品或勞務應計入當年GDP的是( )。
A、某人持有國債的利息收入
B、某人購買的一套二手房
C、某企業當年生產的庫存品
D、某人在家從事家務勞動
4、下列選項中三國典故與哲學論斷對應錯誤的是( )。
A、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B、草船借箭——人可以認識并利用規律
C、張飛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張郃——矛盾是對立統一的
D、望梅止渴——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
5、下列關于一國領海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領海是國家領土的一部分,國家對領海享有充分的主權
B、在一國領海內,外國船舶不允許通過
C、領海在地理上是指與海岸平行并且具有一定距離寬度的帶狀海洋水域
D、世界各國劃定領海外部界限的方法并不統一
【下面是參考答案與解析。如果你認為題目或解析有誤,可點這里給我們糾錯。】
1、B
《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出現在西周初期,其中的作品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楚辭》為西漢劉向輯,主要收錄了戰國后期屈原和宋玉的作品。“建安詩歌”指建安(東漢獻帝年號)時期的文學作品,尤以詩歌最為突出,它是在漢樂府和“古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詩”泛指創作于唐代的詩。故本題答案選B。
2、C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人類歷史的創造者。這是黨和政府堅持執政為民的理念的哲學依據。故本題答案選C。
3、C
按收入法計算GDP,利息凈額指的是記入國民收入的利息,僅限于企業支付的利息。政府發行公債借人的錢,主要不是用于生產,因而不能視為生產性借貸,所以這種借貸所付利息不包括在國民收入之內。故A項不計入。GDP是衡量一定時間內一國生產的勞務和商品的,二手房是以前的生產。GDP包括現期生產的勞務和物品,不包括涉及過去生產的東西的交易。故B項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在家從事家務勞動不是市場活動,故D項不計入。故本題答案選C。
4、D
“望梅止渴”出自《世說新語·假譎》,講的是,曹操帶兵走到一個沒有水的地方,士兵們渴得很,為了激勵士氣,曹操就對士兵們說:“前面不遠處有很大的一片梅樹林,梅子特別多,又甜又酸,到時我們吃個痛快。”士兵們聽了,一個個都流出口水來,不再嚷渴了,行軍的速度也加快了。該典故體現的哲學原理是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故本題答案選D。
5、B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所有國家,不論為沿海國或內陸國,其船舶均享有無害通過其他國家領海的權利,故“外國船舶不允許通過”一國領海的表述錯誤。故本題答案選B。
